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ihe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PBF植物基展会logo
世界粮油展 现场图片

如何辨别保健品是否虚假宣传?

时间: 2022-07-26

转载自:网易号 食品世界,来源: 食品世界,原题:《如何辨别保健品是否虚假宣传?》

核心提示:保健食品是一种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因此针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内容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这款保健品成分纯天然,绝对安全有效!
这款保健食品吃了能治上百种病!
这款保健品吃了能预防癌症,治疗癌症!
×××专家推荐,
×××协会认证,
×××患者亲身经历!

类似的话术和广告
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包治百病、“专家推荐”、情感营销,这些都是无良商家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的惯用伎俩。在看到这类保健品广告宣传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保健食品是一种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因此针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内容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保健食品广告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甄别:

1夸大宣传

一些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或不实承诺,如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使用“包治百病”“预防癌症”“纯天然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用语欺骗、诱导消费者。

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的;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

2必要标识

广告法规定:保健品广告中应当显著标明“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保健食品标志和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

3虚构权威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以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讲授“养生”知识,顺便兜售保健食品。

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使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家、学者、医师、药师、临床营养师、患者等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做推荐证明。

大家在面对诸如展板、宣传页、讲座、义诊以及所谓的“专家”、“名医”推荐等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宣传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供稿:外资处
日期:2022-07-20

点击:阅读转载原文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 广州国际植物基博览会

The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lant-based Food Expo 2023

2023

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 植物基乳品

    奶制品、奶酪及蛋类替代品、植物奶、植物基酸奶、植物基燕麦奶、植物基蛋白饮料、无糖植物奶饮品等

  • 植物肉类食品

    植物基牛排、植物基红烧肉、午餐肉、植物蛋、植物海鲜、植物冷冻食品、植物肉熟食等

  • 植物基休闲食品

    植物基轻食、低Gi食品、烘焙零食、蛋白片、软糖、布丁、冰淇淋等

  • 植物基营养

    植物基膳食补剂、功能食品、低Gi营养食品、植物运动营养、植物蛋白营养粉等

  • 植物基原料类

    替代蛋白(豌豆蛋白、大豆蛋白、小麦等)、植物性油脂,植物性功能原料、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及配料等

  • 素食及有机食品

    粗加工谷物制品、有机生鲜、有机杂粮、生机饮食、健康素食、超级食物、有机饮料、有机茶类,有机乳制品等

  • 植物基制品

    服饰、家庭和生活用品植物提取生活用品、护理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