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ihe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PBF植物基展会logo
世界粮油展 现场图片

加快保健食品注册审批进度、建立益生菌食品国家标准

时间: 2022-03-22

来源:钛媒体,原题:《加快保健食品注册审批进度、推广使用食品碳标签、建立益生菌食品国家标准,两会热门提案在此》

01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

》建议加快保健食品注册审批进度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准备了7份建议,其中,涉及加快保健食品注册审批进度的话题。

卢庆国介绍,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国内保健食品的数量和功能品类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卢庆国指出,自2016年《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工作进展缓慢,2018年仅有10款保健食品注册获批。2019年审批速度虽然加快,但仍有许多2015年前申报的新产品未获得批准,2020年至2021年审批速度又有所放缓。

针对保健食品现有的审批现状,卢庆国建议:

一、加快保健食品新品种的注册审批速度,尽快审批处理多年积累的已申报未审批的保健食品新品种,满足保健食品行业发展需要。

二、尽快发布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功能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和方法相关文件,完善注册保健食品评审标准和流程。

三、尽快建立保健食品新原料、新功能研究指南和评审细则相关体系,鼓励企业创新,营造市场良好发展氛围,为保健食品新原料和新功能研究提供注册申报通道。

02
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

》尽快建立益生菌食品国家标准

2022年全国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带来多个提案,其中,王均金建议尽快建立益生菌食品国家标准。

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益生菌食品逐渐成为大健康领域的新兴产业,但很多厂家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质量管理跟不上,导致加工过程中益生菌损失过大、存活率很低,甚至有的厂家以少充多,不考虑配方的科学性、益生菌之间的拮抗性,虚假标注。

因此,王均金建议对食品实施分类管理。益生菌作为介于一般食品及保健食品两者之间的机能食品和膳食补充剂,没有国家标准支持,被作为普通食品管理,不允许标注功能作用,甚至专利名称也不允许进行标注。因此,建议以益生菌食品为突破口,在一般食品与保健食品之间,建立机能性食品标准。

03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

》推广使用食品碳标签,构建低碳食品体系;

》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加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提交了8份建议。其中,张学武建议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加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使用食品碳标签,构建低碳食品体系。

张学武建议,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需要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引导食品企业成长为创新主体;深化我国科研体系考评机制,强化食品相关高校院所的市场需求导向;联合多方在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引导食品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筑牢产学研合作基础。

此外,张学武建议,推广使用食品碳标签,构建低碳食品体系。张学武认为,食品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的产品标签。食品产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和庞大的工程,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从畜牧业和渔业、农作物生产、土地占用和食品供应链四个维度着手,推广使用食品碳标签,构建低碳食品体系。推广实施食品碳标签标识,可以以碳标签的形式向消费者呈现出清晰的量化指标,可以鼓励消费者选择营养均衡、低碳环保、环境友好的食品,也可以加强低碳食品科学知识的普及。

04
全国政协委员杨忠岐

》建议把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

昆虫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在今年两会上提案建议,把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他介绍,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周礼》载先秦时期就将蚁卵制成酱作为美食食用,现今蝗虫、蝉、蚕蛹等也是不少国人喜爱的佳肴。从世界范围看,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都有食虫的习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3年5月13日就提出倡议,鼓励人们食用昆虫。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饲养增值效率高,饲养过程中无需增温和降温,可减少能耗,帮助应对全球变暖、环境污染造成的粮食问题。且昆虫疾病没有一种会传染到人体和家畜。欧盟在2021年通过立法,将昆虫列入人类食物名录清单。他表示,食用昆虫产业化还需国人克服心理障碍,此前舆论宣传和教育方面极少论及昆虫的有益价值和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忽略了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 广州国际植物基博览会

The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lant-based Food Expo 2023

2023

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 植物基乳品

    奶制品、奶酪及蛋类替代品、植物奶、植物基酸奶、植物基燕麦奶、植物基蛋白饮料、无糖植物奶饮品等

  • 植物肉类食品

    植物基牛排、植物基红烧肉、午餐肉、植物蛋、植物海鲜、植物冷冻食品、植物肉熟食等

  • 植物基休闲食品

    植物基轻食、低Gi食品、烘焙零食、蛋白片、软糖、布丁、冰淇淋等

  • 植物基营养

    植物基膳食补剂、功能食品、低Gi营养食品、植物运动营养、植物蛋白营养粉等

  • 植物基原料类

    替代蛋白(豌豆蛋白、大豆蛋白、小麦等)、植物性油脂,植物性功能原料、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及配料等

  • 素食及有机食品

    粗加工谷物制品、有机生鲜、有机杂粮、生机饮食、健康素食、超级食物、有机饮料、有机茶类,有机乳制品等

  • 植物基制品

    服饰、家庭和生活用品植物提取生活用品、护理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