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特医食品被认为是国内奶粉企业的机会之一,尤其是高附加值和成长性,对于增长已经摸到天花板的奶粉企业来说,是个不错的出路。
从2018年开始,外界对于特医食品市场前景整体看好,但2年过去了,国内特医食品的实际市场份额却比想象中少得多。
根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的统计,2019年,国内特医食品市场的总量约在30个亿元左右,还不如一家中等规模的奶粉企业一年的销售额。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虽然特医食品被认为是刚需产品,但市场渗透率却并不高。
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有80万早产儿,约50%食用特医食品;全国约有150万过敏婴幼儿,大概40万人食用特医食品,还不到三分之一。
而从市场总量上看,大部分特医食品的市场集中于0-12个月的婴幼儿部分,在30亿中约有25亿元左右,而在癌症、糖尿病等特医食品方面,只有很小的数字。
有人把原因归结于审批过严。目前,国内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管理,但这并不是阻碍特医增长的一个因素。
截至2020年5月底,已经有51款产品获批准入,而且在跨境购渠道中,购买特医产品也并不是件难事。
而在笔者多方了解后发现,问题关键则在特医产品的最后一个销售环节。
根据规定,消费者不应盲目使用特医产品,而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使用,因此大多数情况,医院本应是消费者了解和获取特医产品的主要渠道。
但问题来了,特医食品由于不是药品,因此并不在医院的诊疗目录之内,也就意味着医生不能通过开处方的方式,而只能通过推荐的方式来推荐特医产品。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主治医生推荐家长到医院的三产或小卖部,购买一款价格并不算低,且没听说过的特医产品,相信很多医生还是有所顾虑的。
而站在患者的角度,由于国内特医产品宣传受到严格的管控,因此一般消费者很少会了解特医产品,而在被推荐时,也会担心被医生“套路”。
更重要的是,没有稳定、明确的指引,也导致了特医产品市场出现了擦边球等乱象。
在业内看来,国内在特医食品的监管、审批上已经非常完善,但如果最终的销售环节不打通,特医市场的增长就要面对很大的阻力。
有消费者表示,自己的孩子由于牛奶蛋白过敏,只能吃一款水解蛋白的特配粉,400克一罐,价格为300多元,每个星期一罐,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在对多家生产特医的企业进行了解后,笔者发现,特医食品的贵也有其必然性。
一方面在研发上,一款特医产品从立项到研发、到生产、到临床试验,到送审并通过,全过程需要4-5年,而如果碰上患者较少的罕见病产品,临床试验的时间就要数年之久,而单一个临床的成本,大概一款产品就需要1000多万元。
况且很多特医产品,由于国内没有相关的参考标准,研发大多靠企业自己参照国外的标准来完成,也增加了研发难度。
另一方面,特医产品贵在无法规模化上,由于特医食品在目前市场还很小众,但工艺和生产要求却很高。
有国内特医奶粉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部分特医产品所对应的患者人群很小,一次生产个2到3万罐就足够大半年的销售,但企业并不能因为少而不生产,而特医食品的生产要求极其严格,因此生产这2-3万罐也需要全面清洗一次工厂设备管道,需要2-3天时间,因此摊薄下来成本很高。
整体而言,虽然目前行业还存在种种问题,但对于奶粉企业,特医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业内预测,随着消费者对特医产品认知的逐步提升,作为刚需产品,未来5年,国内特医的市场空间有望突破200亿元。
从人口趋势上看,80后和00后的人口差距是1个亿,也就意味着人口减少总趋势不会改变,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天花板就会越来越矮。目前市场上前十名的头部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很高且稳定,如果没有突发状况,也很难发生大的改变。
相比之下,国内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成人特医产品的增长空间巨大,而通过长期的母婴消费,奶粉企业也更容易得到家庭消费者的认可。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 广州国际植物基博览会
The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lant-based Food Expo 2023
2023
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
奶制品、奶酪及蛋类替代品、植物奶、植物基酸奶、植物基燕麦奶、植物基蛋白饮料、无糖植物奶饮品等
植物基牛排、植物基红烧肉、午餐肉、植物蛋、植物海鲜、植物冷冻食品、植物肉熟食等
植物基轻食、低Gi食品、烘焙零食、蛋白片、软糖、布丁、冰淇淋等
植物基膳食补剂、功能食品、低Gi营养食品、植物运动营养、植物蛋白营养粉等
替代蛋白(豌豆蛋白、大豆蛋白、小麦等)、植物性油脂,植物性功能原料、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及配料等
粗加工谷物制品、有机生鲜、有机杂粮、生机饮食、健康素食、超级食物、有机饮料、有机茶类,有机乳制品等
服饰、家庭和生活用品植物提取生活用品、护理用品等
参展请联系
联系人: 汪小姐
联系人: 周小姐
联系人: 陈小姐
联系人: 周小姐 |
参观请联系
电 话: 020-8362 6659 |
媒体合作请联系
联系人: 徐小姐 |
人民币收款帐户
名 称: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
预订酒店请联系
联系人: 王小姐 |
广州市亿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电 话: 020-8852 1856 |